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治療及藥物

美國IAS學會更新HIV治療及預防藥物指引

美國IAS學會更新HIV治療及預防藥物指引

2024年12 月,美國國際抗病毒學會(IAS-USA)更新了適用於成人的治療和預防HIV藥物指引。同時醫學專家在《JAMA》期刊的社論中表示,包含更簡便治療方式在內的HIV醫藥最新發展,將有利於為 HIV 感染者提供更全面且更公平的醫療照護。

改用長效注射型 莫帕滋/瑞卡必 治療針劑可以有效提高服藥順從性?

改用長效注射型 莫帕滋/瑞卡必 治療針劑可以有效提高服藥順從性?

一項研究數據顯示,長效注射型 Vocabria (莫帕滋)及 Rekambys (瑞卡必)治療針劑應用在口服藥錠服藥順從性不佳的美國 HIV 感染者身上的治療效果。該研究結果也同時讓我們看見該處方在現有醫療指引之外應用的可能性。這樣的結果也讓我們更期待台灣本土的相關研究成果。

已發生多重抗藥的 HIV 感染者使用 Lenacapavir 的治療效果如何?

已發生多重抗藥的 HIV 感染者使用 Lenacapavir 的治療效果如何?

近期一項持續進行中的研究顯示,對於已發生多重抗藥的 HIV 感染者來說,長效注射型 Lenacapavir(編註:台灣尚未上市) 搭配以該名感染者的治療病史量身訂製的最佳化背景療法(OBR),在開始治療的兩年後體內病毒的抑制狀況(體內病毒量測不到的比例)相當理想。

換藥使用長效注射型莫帕滋/瑞卡必治療針劑前需要留意哪些數據?

換藥使用長效注射型莫帕滋/瑞卡必治療針劑前需要留意哪些數據?

西班牙一項小型研究指出換用長效注射型 莫帕滋/瑞卡必 治療針劑後,HIV 感染者體內病毒量介於 20 到 999 間的病毒血症狀況可能與確診時的體內病毒量等病史有關。因此該研究作者建議臨床醫師在幫感染者轉換使用該處方前,應完整考慮該名感染者自感染以來的相關病史及檢測數據。

醫師我其實會介意 aka 讓醫師知道怎麼幫忙

醫師我其實會介意 aka 讓醫師知道怎麼幫忙

你有沒有過因為太過驚訝、生氣或因為權力不對等,在相當介意的情緒下反倒什麼都說不出口的經驗?!這樣的狀況從職場、學校到家庭、從同事、家人到情人,這種介意卻無法即時表達的經歷並不罕見。現年42歲已經感染HIV超過10年的M則是在與醫師互動的過程中有了這樣不算愉快的經驗。

治療過程中的貴人 aka 跟你的個管師聊聊

治療過程中的貴人 aka 跟你的個管師聊聊

「是你們讓我知道有改變的可能,也因為這樣我才能再站起來... 」41 歲的 D.K 10 年前感染了 HIV,當時他直覺的認為自己「沒救了」,同時也放棄了治療。好在他的醫療團隊沒有放棄他。在個管師持續聯繫、陪伴半年後才逐漸敲開 D.K 的心門開始服藥治療,這也扭轉了他的人生。

找個視角跟自己和解 aka 感染者的家庭醫療團隊

找個視角跟自己和解 aka 感染者的家庭醫療團隊

2003 年,「愛滋」還是禁忌話題的年代,當時年近30的Eric被檢驗出感染了HIV,在那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他的心中總有個聲音時不時的問:怎麼會是我?這是段時空跨越了20幾年的故事,也是Eric如何找到與HIV共生方法及感染科醫療團隊如何成為感染者家庭醫師的故事。

我其實有很多話想說 aka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院所呢?

我其實有很多話想說 aka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療院所呢?

感染 HIV 這十幾年來,威廉從原本在大型醫院接受治療,幾經思考跟評估後現在穩定在中型醫院看感染科,除了治療 HIV 也同時治療三高疾病。我不禁好奇威廉是基於怎樣的思考,最終選擇在中型醫院看診就醫?另一方面也想問問威廉,在診間內到底可以怎樣自在的跟醫師溝通、討論之後的治療方案?

全球第七例 HIV 治癒案例「第二位柏林病患」

全球第七例 HIV 治癒案例「第二位柏林病患」

被稱為「第二位柏林病患」的德國男子在接受異體幹細胞移植後,在沒有使用 HIV 藥物進行治療的狀態下,呈現體內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其特別之處在於幹細胞捐贈者僅有單一CCR5 WT/Δ32 異質同體突變,這可能大大增加幹細胞移植捐贈者的可適用範圍,並為 HIV 治癒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