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旅行中忘了帶HIV治療藥物或藥物不夠怎麼辦? 2025 年 3 月 10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感染 HIV 之後你有做過這樣的惡夢嗎?你正在旅行,卻不小心遺失了 HIV 治療藥物… 或者你坐在飛機上才意識到自己忘了帶藥… 或者你的治療藥物在旅行時被偷走或搶走… 我們整理了一些在旅行期間面對 HIV 治療藥物遺失或不夠的原則。Read more
view「人」理所當然應在藥愛介入措施之前 2025 年 1 月 9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我們是人,不是數據、不是研究,也不是公衛策略的風險群體,我們是『人』,是有自己故事、自己需求的『人』…」 幾年前,當我在國際會議中聽到倡議團體說出這段話時深受震撼。當我們齊聚曼谷《2024 亞太藥愛國際研討會的時候,我又再度想起這關鍵的呼籲:「我們所面對的是『人』…」Read more
view正向的 LGBT 法律及政策將直接而正向的影響 HIV 篩檢意願 2024 年 9 月 12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近期研究指出當地法規對 LGBT 族群友善的程度會直接影響到愛滋防疫的成效。以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為例,生活在同志合法國家的男同志及雙性戀男性接受 HIV 篩檢的比例是生活在同志非法國家的兩倍多。且醫療院所是否友善,或散發恐同與歧視的氛圍,將直接影響後續再次接受醫療服務的意願。Read more
view哪些社會因素可能造成 HIV 感染者無法穩定抑制體內病毒? 2023 年 12 月 4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篇發表在《AIDS》的研究提到,芝加哥HIV感染者的醫療數據顯示,感染者所處的整體處境將會造成愛滋病毒抑制成功與否的差異,並藉以強調綜合評估感染者背景在制訂公衛政策時的重要性。研究結果表明,相較於單一社會因素,愛滋防治計劃必須納入更加廣泛而全面的社會因素考量。Read more
view生物及社會因素都會對感染者的大腦老化造成影響 2023 年 8 月 7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美國的回顧性研究指出,共病症、社會因素及 CD4/病毒量等傳統 HIV 指標,都會影響 HIV 感染者的大腦老化現象。正因如此,研究團隊建議擴大臨床視角來思考 HIV 感染者的老齡議題,並需關注共病症、生活方式改變和健康社會決定因素對其造成的影響。Read more
view感染者的參與為什麼有助於提升醫療品質? 2023 年 5 月 8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則刊登在《Global Health: Science and Practice》雜誌的研究報導指出,讓 HIV 感染者參與在醫療策略決策過程中,除了可以強化感染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同理外,同時還可提升醫護人員對於感染者個人隱私的重視。Read more
view在歡愉、毒品及性愛三者間 – 為什麼會想 Slamming? 2023 年 4 月 24 日 9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 2017 年歐洲男男性行為網路調查(EMIS)中發現,來自 50 個歐洲國家的男同性戀者與雙性戀男性有 15% 曾在發生性行為時使用過娛樂性用藥,在當中有 10% 的使用經驗是發生在過去的一年內。想要了解並改變這個現象,或許要從了解藥愛的使用動機開始…Read more
view愛滋污名、感染者輕生與社會支持 2023 年 1 月 19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發表在第 24 屆國際愛滋大會,分別來自南非及美國的兩個研究指出, HIV 感染者的自殺率與愛滋污名及其心理健康狀態有關。南非的研究指出,社會支持對於感染者具有保護作用。而美國的研究則指出包括系統性種族主義、性少數群體的社會地位,和懷孕等其他可能造成感染者自殺的風險因子。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