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符合資格的HIV感染者實際進行器官移植的比例極低 2025 年 2 月 6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近期一項美國的研究指出,在符合腎臟或肝臟移植手術的 HIV 感染者中,實際有進行腎臟或肝臟移植手術的比例非常低。該研究作者認為,面對這樣的情形,需要從器官移植中心及臨床醫師願意提供感染者所需的器官移植服務開始。Read more
view在社群媒體上跟百萬人出感染櫃是什麼感覺? 2024 年 7 月 11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Joseph Kibler 17 歲時參加了一個戲劇夏令營,這個經歷永遠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出生時就已感染了HIV,還患有先天性的腦性麻痺。17 歲那年,他決定跟滿滿一屋子的陌生人出感染櫃,當時他感受到的溫暖和自信至今仍記憶猶新。時至今日,他現在分享的對象已擴大到廣大的社群媒體群眾。Read more
view愛滋預防與伊斯蘭宗教領袖 2024 年 4 月 11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般來說,愛滋防制的公衛策略會傾向跟當地的民間組織合作,透過民間組織與當地民眾溝通預防愛滋的觀念、同時消除愛滋污名。21世紀初,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邀請了南亞當地的宗教領袖參與愛滋預防的工作,希望將愛滋的疾病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並影響輿論。然而,該計畫在巴基斯坦實行後,卻得到了反效果。Read more
view烏干達《反同性戀法案》對當地醫療照護的影響 2023 年 11 月 27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烏干達《反同性戀法案》實施之前,為關鍵社群提供愛滋預防與治療服務的社區中心每週平均接待約 40 位前來尋求服務的民眾。然而,隨著 2023 年 3 月烏干達議會討論並批准這個號稱「現行最嚴厲的反同法案」後,前來尋求服務的民眾大幅度的下降至每週只剩 2 位。Read more
view在感染猴痘之後・台灣在地猴痘患者的真實故事 2023 年 10 月 9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發表於 IAS 2023 愛滋大會的質化研究發現,大部分被診斷出罹患猴痘的澳洲男同性戀和雙性戀都經歷了嚴重的猴痘症狀、長時間的隔離,以及醫療人員對猴痘的污名與歧視等的痛苦經驗。除了來澳洲的研究之外,愛知識也特別邀請台灣本地的猴痘病患雪糕跟大家分享台灣的作法及當中的酸甜苦辣。Read more
view風險族群?風險行為?以doxyPEP預防性傳染病為例 2023 年 6 月 12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在 CROI 2023 會議中發表的研究指出,在診斷出性傳染病(STIs)後,給予男同志、雙性戀男性和跨性別女性等族群使用強力黴素(doxycycline)作為暴露後預防措施(doxyPEP),將可有效減少特定族群內的STIs傳播,並且最小化需要使用該抗生素的人數。Read more
view美國觀點:醫療可近性、疾病污名與性功能勃起障礙 2022 年 12 月 25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發表在 《HIV Medicine》 關於 勃起功能障礙和延遲 HIV 治療的研究發現,自 1986 年起受聘於美國軍隊的 5,682 位感染 HIV 的男性現役(或已退役)軍人中,截至 2018 年前,有543人(將近10%)被診斷出罹患勃起功能障礙。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