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Toggle

瑞士一項研究指出,HIV 感染者體內病毒量持續維持在 150 到 199 copies/mL的高濃度低病毒血症狀態,與日後接受 HIV 藥物治療時無法成功抑制體內病毒有所關連。因此,研究團隊在總結時呼籲應密切追蹤、檢測發生低病毒血症感染者的藥物治療情況。
下列醫藥資訊授權及翻譯自 theBodyPro: Persistent Viral Load Between 150 and 200 Associated With Later Virologic Failure in Swiss Study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HIV 藥物治療與藥物科技大幅降低了 HIV 感染者的愛滋病病發率及致死率。時至今日,大多數的 HIV 感染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後都能成功抑制病毒,讓體內病毒量持續維持在測不到的狀態。
然而,研究顯示依舊有 25% 到 50% 已接受藥物治療的 HIV 感染者曾偶發可測得體內病毒量,且約有 4% 到 8% 的感染者曾發生持續性低病毒血症(體內病毒量介於 50 到 200 copies/mL 間)。
在這樣的背景狀態下,瑞士蘇黎世大學醫院 Caroline Lanz 研究團隊,希望透過前瞻性研究,來釐清HIV病毒量、低病毒血症與無法成功抑制體內病毒三者間的關連。

關於這個研究
該研究以瑞士 HIV 世代研究(Swiss HIV Cohort Study)的資料為基礎。共納入了 8,132 位在 1999 年 7 月到 2023 年 4 月之間開始接受 HIV 藥物治療,且治療後六個月內體內病毒量小於 200 copies/mL 的感染者為研究對象。這些研究對象的背景資料如下:
- 年齡中位數為 38 歲
- 75.9% 為男性、74.4% 為白人
- 追蹤中位數為 4.7 年,合計共納入 49,579 人年進行分析
- 研究期間,每位研究對象平均接受了 16 次的體內病毒量檢測
研究團隊將檢測到的病毒量依下列定義進行分類、統計及分析:
- 病毒量 小於 50 copies/mL:病毒量測不到
- 病毒量介於 50 到 199 copies/mL:發生低病毒血症
- 病毒量 大於(或等於)200 copies/mL:無法成功抑制體內病毒
低病毒血症(病毒量介於 50 到 199 copies/mL),又細分成下列三個組別:
- 50 到 99 copies/mL:低濃度低病毒血症
- 100 到 149 copies/mL:中濃度低病毒血症
- 150 到 199 copies/mL:高濃度低病毒血症

研究結果
經過平均 4.7 年的數據追蹤後,統計結果如下:
- 71% 持續維持體內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
- 87% 曾出現過至多一次病毒量介於 50 到 199 copies/mL的偶發低病毒血症
- 8% 曾發生無法抑制體內病毒(病毒量 200 以上)的狀態
研究團隊在分析後發現「無法抑制體內病毒」與「先前曾發生高濃度低病毒血症(病毒量介於 150 到 199 之間)」有高度關連性。
其他無法成功抑制體內病毒量的風險因素則包含以下幾點:
- 曾以 unboosted PIs 搭配 NRTI(s) 藥物進行治療
- 進行治療前較低的 CD4 數值
- 進行治療前體內病毒量較高
總結
研究團隊在總結時表示,需持需監測發生低病毒血症 HIV 感染者的藥物治療狀況,特別是體內病毒量介於 150 到 199 copies/mL 這個範圍的感染者。處方醫師應適時思考、調整治療藥物,以防止未能成功抑制體內病毒的發生。
參考資料:
Caroline Lanz, the Swiss HIV Cohort Study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 Low-Level Viremia Predicts Viral Failure in Participants 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the Swiss HIV Cohort Study,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24;, ciae569
https://doi.org/10.1093/cid/ciae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