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怎樣在看診過程中建立與感染者的醫病關係?

FavoriteLoading〔文章加入收藏〕
美國一項針對弱勢女性 HIV 感染者的研究顯示,把感染者當成「人」一樣的對待、與感染者建立伙伴關係、不帶指責或偏見的對談、關心並給予支持、注意醫療提供的細節與彈性等五個作法,將能讓感染者感受到被尊重,進而改善醫病關係、穩定接受治療並提升整體的健康結果。

下列醫藥資訊引用及翻譯自 nam aidsmap: Five ways healthcare providers can show that they respect their patients living with HIV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該研究由 Florida International 大學的 Sofia Fernandez博士研究團隊主導,研究目的是探討不同種族的低收入 HIV 女性感染者在就醫時感受到被尊重的相關經驗。所有的研究對象都曾參與 Ryan White 計畫且接受過六個月以上的 HIV 藥物治療。

關於這個研究

該研究希望可以從感染者的視角出發,去了解就醫時感到被尊重的體驗與弱勢女性感染者持續堅持 HIV 藥物治療及接受醫療照護間的關係。要參與該研究,至少需要符合下列幾個條件:
  • 參與 Ryan White 計畫至少六個月以上
  • 年滿 18 歲
  • 西班牙裔/拉丁裔、海地裔或黑人/非裔美國人
  • 會說英語、西班牙語或海地克里奧爾語
該研究最終共有 57 位感染者參與了研究訪談,這些研究對象的背景資料如下:
  • 非裔美國人(28人)、拉丁裔美國人(22人)和海地裔美國人(7人)
  • 18至35歲(7%)、36至49歲(28%)、50至59歲(39%)和60歲以上(26%)
  • 38% 的研究對象在邁阿密地區居住了 20 年以上

五個讓感染者感覺被尊重的作法

總體而言,研究對象在訪談中對被尊重的描述十分多元,研究團隊將其歸納為「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態度」及「醫護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時的細節」兩大類,並總結出以下五個可以讓感染者感覺被尊重的作法。
  • 讓感染者覺得自己像「人」一樣的被對待 研究對象認為,被當成「人」一樣的對待是所有尊重的基礎。她們認為,醫護人員透過噓寒問暖及詢問生活中非醫療相關的細節,可以讓她們感到這一點。
「當我第一次走進大門的時候,她(指醫護人員)微笑著對我說『早安,某某某(姓名)』。這就是尊重。」—— 55歲,非西班牙裔黑人,來自土克凱可群島
「我認為重要的是,醫生總是知道我的名字,他會在問候我的時候直接提到我的名字。因為他們需要看很多病人,而醫生記得我的名字,這讓我覺得他們有想到我,讓我覺得受到了尊重… 」—— 41歲,西班牙裔白人,來自尼加拉瓜
相反的,如果臨床醫師不看她們,或是很少注意病患說的話,好像病患一點都不重要,研究對象就會感到不被尊重。
  • 與感染者建立伙伴關係 讓醫療團隊與感染者建立「同舟共濟」的伙伴關係,也會讓感染者感覺受到平等對待和尊重。研究對象在訪談過程中表示,希望自己被視為是「檢康合夥人」的關係,並可以參與在醫療決策的過程當中。

「她(指醫師)讓我可以更容易、更自在地談論自己的健康狀況,不用擔心、害怕。她與我交談時很尊重我、讓我感受到愛,也讓我感覺到我們之間有一種連結,就像我們在一起為了我的健康努力。」—— 38歲,非西班牙裔黑人,來自美國

研究對象在訪談中還感謝醫療團隊鼓勵她們提問,且願意花時間說明治療的過程和結果。一位研究對象是這樣描述醫師與她說明的過程:

「他向我解釋說:『這沒問題。這個沒問題,這個也沒問題… 』你知道,就血液檢查來說,每次我回診的時候,他都會跟我說明現在的一切數值都還很低,我的膽固醇、血糖等等,一切都很好。」—— 51歲,非西班牙裔黑人,來自美國
相對於此,一位研究對象講述了自己不受到尊重的經驗。

「她第一次見到我的時候就說,『你要做這個、你要做那個… 』我那時心理就在想,『你說的我都知道,大家都是成年人。講話可以放尊重點』。」—— 58歲,非西班牙裔黑人,來自美國

  • 不要指責或帶著偏見對談
    醫護人員還可以就由避免歧視性或可能帶來污名感受的言行讓感染者感到被尊重。研究對象也在訪談中分享了她們感到不被尊重的時刻,特別是那些欠缺溫暖關懷、被評論,或被「品頭論足」的相關經驗:
「第一,她對我品頭論足。第二,她讓我覺得自己很髒。你知道,就像我做錯了什麼… 而不是握著我的手對我說,『會好起來的。我們都知道你會沒事的…』。就算她只是為了賺這份薪水才這樣說也沒關係…」—— 64歲,非西班牙裔黑人,來自洪都拉斯
同樣的,若醫護人員在診療過程中給予感染者關懷及支持,感染者也會從這個互動過程中感到被觸動。

「有人告訴了我一些我不想聽的事情,比如疾病的問題,比如之後可能會被拒絕的問題…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想的,但她(指醫師)會在說明後給我一個擁抱、給我一個吻,不管我有沒有病… 」—— 63歲,西班牙裔白人,來自委內瑞拉

  • 關心並給予支持
    醫護人員對處於困境中的感染者給予肯定、安慰和支持,都會被解讀為關心並提供情感支持的表現,這也是讓感染者感覺被尊重的關鍵所在。
「我那時病得厲害。我的左下臉頰有個膿皰,我那當時想,『我不管你是誰,我都不想跟任何人見面。』她對我說:『某某某(名字),我得看看。』我就說:『不用了醫生,我只是想告訴你這件事。』但她讓我逐漸感到放鬆、自在。她讓我感覺到她只是想要幫忙,我不用覺得不好意思… 你知道的,我有 240 磅這對我來說很不容易….」—— 51 歲,非西班牙裔黑人,來自美國
  • 醫療提供時的細節與彈性 醫療單位在提供醫療服務時的細節與彈性也相當重要,某些研究對象提到有彈性的看診體驗讓她們感覺被尊重:
「當我有疑問時,不用特別約診才能見到我的醫師。我們可以站在那裡,直接討論我的問題。然後,他問我說下次是什麼時候回診,並告訴我去做我該做的就好…. 我知道他不只是把我當成一個數字或一份工作,而是把我當成一個人。」—— 44 歲,西班牙裔白人,來自美國
維護感染者隱私的措施,也可以讓感染者感到自己被尊重。有些感染者提到,在候診室裡候診或是在看診過程中有額外的工作人員參與,都可能讓她們感到不自在。
「當有其人在那裡時,我確實會感到不舒服,比如見習的醫學生。如果是護士,我不會介意… 但他們根本就不會徵求你的同意就直接讓他們在那裡,這個過程讓我覺得不被尊重。」—— 47 歲,西班牙裔白人,來自洪都拉斯

總結

雖然該研究的研究對象都來自單一醫療單位且來自同一個醫療計畫,這可能造成對弱勢女性感染者定義的侷限,但這個以感染者就醫時,「被尊重」感受做為出發點的研究,讓我們得以再次思考如何從感染者的視角出發,思考醫病關係及看診過程中的互動及細節。

研究作者在總結時提到,他們的研究結果為如何在醫療服務的過程中,實現對人的尊重,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見解。如果可以將相關思考納入醫學教育,這將可以正向影響後續的醫病關係,且持續影響病患的健康狀況。

參考資料:
Fernandez S et al. How patients experience respect in healthcare: findings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 among multicultural women living with HIV. BMC Medical Ethics, 25 (39), 2024 (open access).
DOI: 10.1186/s12910-024-01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