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Toggle

2020 年,一名泰國 HIV 感染者在 Facebook 的文章引發輿論譁然。這位感染者已接受 HIV 藥物治療並確認體內的 HIV 病毒量持續維持在測不到的狀態。因此,他在文章中提到,他之後做愛時沒有打算配戴保險套。
這樣的文章引發社會大眾的不滿,對於該文章的討論也持續在社群媒體及泰國的媒體發酵。許多民眾認為他怎麼可以這樣自私?!怎麼可以這般莽撞?!
「在當時,我們能感受到大眾對該想法的強烈不滿…」Institute of HIV Research and Innovation(簡稱「IHRI」) 執行董事 Nittaya Phanuphak 與來自波札那、加納、象牙海岸、牙買加、莫三比克、南非和尚比亞的與會者分享了這段經驗
下列醫藥資訊授權及翻譯自 UNAIDS: Can this innovation change the way people think about HIV?
本文章經愛知識 iKnowledge依編輯所在地醫療現況及閱讀習慣進行編輯及改寫
Nittaya 博士在該會議中提到,她和她的父親 Praphan Phanuphak 教授認為,他們有義務在公眾輿論上表態。他們認為這位 HIV 感染者的作法雖然有些激進,但他在社群媒體上的發言是有科學依據的。
Praphan 教授在 1985 年診斷出泰國首例感染 HIV 病例,終其一生致力於 HIV 研究、服務和倡議的相關工作。他也是泰國紅十字會愛滋研究中心的創辦人之一,該中心在 2014 年進行的尖端研究也成為【Opposites Attract 研究】的一部分。

U=U 在社群內的應用
UNAIDS 亞太暨東歐區域總監Eamonn Murphy表示:「如果社會大眾的觀念能夠跟上現有的愛滋治療科學證據,我們就越能消除人們對於愛滋檢測及愛滋診斷的污名… 社會越正向看待愛滋議題,我們就能讓更多人成功接受治療,而接受治療的人數越多,新增感染的人也會越少…」
如果想要充分運用 U=U 策略,就必須消除大眾對該愛滋的迷思並加強對科學證據的信心。
UNAIDS 泰國總監 Patchara Benjarattanaporn 博士表示,泰國國家發展策略的關鍵步驟是讓決策者與愛滋議題利害關係人(如感染者及愛滋 NGO等)攜手合作制訂相關政策。
會議期間,他們也拜訪了為性工作者提供服務的 Service Workers in Group Foundation(SWING),及為跨性別人士提供服務的 IHRI Tangerine 診所。這兩個組織都提出了創新的方法,提供性工作者及跨性別族群能在友善的醫療環境中接受 HIV 及 STI(俗稱:性病)的篩檢及治療。
其中一個關鍵策略是訓練社群的成員能夠「自己人服務自己人」。甚至可以在診斷出感染 HIV 和其他疾病的當天就提供相應的治療。

U=U之後可以無套嗎?
Opposites Attract 研究在澳洲、巴西和泰國進行,該研究以一方是已透過藥物治療將體內 HIV 病毒量控制在測不到狀態的感染者,而另一方則是非 HIV 感染者的 HIV 感染狀態相異的伴侶為研究對象。經過兩年沒有進行任何保護措施(如帶保險套或使用 PrEP)的性行為之後,300 多對夫婦之間沒有發生 HIV 傳播的情形。
Nittaya 博士表示:「這是一個科學事實。我真心認為我們需要積極將這個科學證據傳散出去。我們不能只是坐等 50 年,然後期待這些知識會逐漸滲入泰國社會…」
她指的「知識」是「測不到=不會傳染(簡稱 U=U)」的概念。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2023 年進一步認可了 U=U 這項科學證據,該證據強調當一位 HIV 感染者的體內病毒量穩定維持在測不到的狀態時,其透過性行為將 HIV 傳播出去的機會為零。
「過去,HIV 藥物治療只代表著壽命延長。帶在 U=U 之後,愛就無所畏懼了…」HIV 感染者 Pan (化名)說。
HIV 感染者若在在三到六個月內穩定接受 HIV 藥物治療,並持續維持體內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就不會透過性行為將 HIV 傳染給他人,也就達到 U=U 的狀態。這將可以降低罹患「傳染性」疾病所帶來的疾病污名。U=U 這個科學證據還可以改變大眾對 HIV 感染者的態度,使感染者可以逐漸恢復常人一般的生活。

U=U 在政策上的應用
「『社群』主導的健康服務提供模式雖然可以被廣泛運用,但卻不足以真正解決歧視,還有疾病污名等問題。社群主導的服務模式可以為曾經在其他場域有過負面經驗的人們提供得以避開這些負面經驗的醫療服務。但如果想要從根本來處理疾病污名的問題,就需要倚賴 U=U 做為工具來尋找改變大眾態度的作法… 」Nittaya 博士在會議中提到。
曼谷市政府(BMA)則將 U=U 的理念落實到轄內的醫療院所及工作場域之內。雖然執行細則尚在規劃中,但預計會把要求員工進行到職前 HIV 篩檢的雇主、HIV 篩檢結果呈現陽性的員工等職場相關面向納入思考。另一方面,相對於目前 U=U 的知識大多只停留在醫護人員,該細則也預計將 U=U 相關的教育訓練普及到醫療院所當中所有的工作人員。
「如果你所處的環境不允許公開談論 HIV、性行為和性,你可以策略性地透過健康意識、人類尊嚴及生命關懷等感性元素,帶動大眾思考相關議題… 」Tavida 博士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