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2016跨年的眼淚 2023 年 9 月 14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我們早就斷了聯絡,只剩臉書的朋友關係,你是我人生中認識的第一位出櫃同志,在那個還不知道同志是什麼的年代,你自信且耀眼地到處罩著我,在我迷惘渾噩的青少女時期,我的第一個錢包是你送我的,你是如此得耀眼且不可一世,我都還記得你說你只想活到四十歲,再老就會變醜,不想活這麼久。Read more
view轉・心 2023 年 9 月 7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二十三歲,正值青春年華,人生才正要精彩,設定了許多夢想等著去完成,這一切的一切,是「看似」如此地美好,卻在一通電話後,全部破滅了… 2006年中旬,因為另一半的「毒品」案件,遭警方以關係人身分約談,現場還來了衛生局人員,說要抽血檢驗是否為「HIV」帶原…Read more
view愛滋與藥,當然還有愛 2023 年 8 月 31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用了藥我會感受到被疼愛,我喜歡那樣的感受。我自己知道,那種短暫的愛是那麼虛無,而接在這種愛後面的,是退藥後更多的孤寂,但我也知道,在這個圈子裡,我需要這種被愛的感受。於是我出入各個同志場所,物色獵物,然後用藥,追尋我的愛。Read more
view墨點餘生 2023 年 8 月 24 日 6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我是一個出櫃的感染者,別人可能覺得我很勇敢,直接在交友軟體上面公開,或是可以對陌生人公開,但這只是我保護自己被拒絕的方法。公開愛滋身分,表面上是濾鏡,過濾不理解,或是沒辦法接受愛滋的人,實際上更像是遮眼布,把我害怕面對的拒絕,直接排除…Read more
view十年 2023 年 8 月 17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看著當時文字寫下的心情,將近十年之後,現在自己竟然一如既往的冷靜。印象中,對於自己感染的事實,只有掉過兩次眼淚。該說自己是堅強嗎?還是豁達?甚至是天真到令人覺得愚蠢?至少,十年後的現在,我能一頁一頁地翻動回憶中的那每一個片段,而且不感受到掙扎與不快…Read more
view關於我和家人生活中的小故事 2023 年 8 月 10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來電的當下,我在旁充滿著困惑,當天手機並沒有收到任何來電與未接號碼;父親同樣充滿著疑惑,為何是直接打給他詢問我的近況?母親則是驚訝,外加些微責怪,以為是我刻意不接陌生來電;還有些微生氣,這種比較隱私、敏感的個案關懷,怎麼會是直接打到個案父親的手機來詢問?Read more
view愛滋沒問題的,沒有愛才有問題 2023 年 8 月 3 日 6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他安靜了好一會,低著頭說:「我得了愛滋,今年健康檢查我因為擔心五年前的那個意外、特別到衛生所做了這項檢查,HIV 陽性。 我怎麼有臉留在她身邊?萬一她被我傳染怎麼辦?」我的確驚了一下,也下意識了把身體往後靠遠離他,還好我馬上想起我對愛滋的知識…Read more
view與『愛』何干? 2023 年 7 月 27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愛滋病,這一個80-90年代,讓世界恐慌無藥醫治,並導致社會以『道德』來指謫感染者,無論男女都畫上不檢點的等號。儘管以目前的醫藥技術,都可以簡單到一天一顆藥,U=U測不到等於傳不了的情況,要說出自己是感染者,仍是個讓人恐慌與身處社會壓力的魔咒,無論家庭、朋友、同儕甚至『愛人』…Read more
view了解・從傾聽開始 2023 年 7 月 20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我唱過很多「說故事的歌」,每一首歌都是一則人生故事,這些歌用不同的語言寫成歌詞,敘述著不同的情節。一首歌之所以動人,是因為聽見唱歌的人用歌聲傳遞的情感,聽見歌詞裡描述的故事,我們聽見不同的人生,卻被相似的情緒所感動,這就是所謂的「同理心」。Read more
view在閱讀《愛如果有聲音》之後 2023 年 7 月 13 日 5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愛滋病對醫療人員來說,就是一個診斷。但它不同於感冒、發燒這樣常見簡單的情況,被汙名化的相當嚴重。儘管知道有這狀況,真實在日常生活細節上會有怎麼影響?「我和家人間生活的小故事」由三個小故事集結而成,用彷彿再輕鬆簡單不過的口吻,訴說著隨時可能會讓整個家庭一觸即發的爆炸情節…Read more
view平凡卻後座力十足的20篇愛滋故事 aka 寫在《愛如果有聲音》專題報導之前 2023 年 7 月 12 日 2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跟美術設計開會的時候,設計師問我:「這個專題報導,你最主要希望傳達些什麼?」在聽到這個問題時,腦中開始快速回想這些由感染者還有感染者身邊眾人所寫的文字時發現,這20篇文章是這樣貼近普羅大眾的日常,就像你我一樣,面對親情、愛情、人際、自我探索時,都會感到酸甜苦辣、心情變得五味雜陳..Read more
view聽說我們比一般人老更快?aka 如何與高熟齡共病相處 2023 年 6 月 29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 HIV 的治療越來越有效而簡便的今日,感染者的平均壽命跟非感染者趨近一致。這也代表著怎樣活得久且活得好,也逐漸成為大家需要思考的重要議題。本次愛知識訪問了台中榮民總醫院林詩萍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愛知識的讀者們對於高熟齡相關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那些上上下下的三高指數們 aka 如何與新陳代謝共病相處 2023 年 6 月 22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相對於HIV有效且便利的治療,三高等代謝疾病的控制及預防,就沒那麼簡單了。無論是不是感染者,隨著年紀漸長,這些代謝性疾病,也逐漸影響每一位的生活。本次愛知識訪問了成大醫院感染科李佳雯醫師,以及奇美醫院心臟內科廖家德醫師。由本次的訪談,幫助讀者們對代謝性疾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不是只有感覺累累的那麼簡單 aka 如何與肝部共病相處 2023 年 6 月 15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我還記得小時候有打過肝炎的疫苗。但老實說,現在為止,我還是搞不清楚打的到底是 ABCD 哪一種肝炎疫苗?就更不要說肝炎疫苗到底可以持續多久有效?多久後需要再補打?關於這些問題,愛知識訪問了台大醫院洪健清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肝炎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我一點都不想聊為什麼有點軟 aka 如何與泌尿道共病相處 2023 年 6 月 8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從男孩到男人,我們好像總是會把泌尿科的話題,拿來做為茶餘飯後的消遣。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這些話題就變成了某種不得不去面對,卻又很難說出口的問題。本次愛知識 iKnowledge訪問了部立桃園醫院鄭健禹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泌尿道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感染 HIV 讓我不美又癢癢了嗎?aka 如何與皮膚共病相處 2023 年 6 月 1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相對於其他除非透過血液檢查,可能比較不容易察覺的三高等慢性疾病,如果共病病癥出現在皮膚上面,就很有可能會直接的影響感染者的情緒,甚至是生活品質。本次愛知識 iKnowledge訪問了台大醫院林冠吟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皮膚相關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感染者為什麼特別容易罹患這些疾病呢?aka 淺談感染者的共病 2023 年 5 月 25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HIV治療越來越便利的今日,感染者除了必須面對如何將愛滋病毒抑制在血液中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也需要開始關注跟共病的議題,並找出與這些共病共生的方法。本次愛知識 iKnowledge訪問了台大醫院洪健清醫師,藉由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這些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寫在《給感染者的疾病共生指南》之前 2023 年 5 月 22 日 2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給感染者的疾病共生指南》專題報導,不只是給感染者們的專題報導,也是給年紀隨時間增長每一位的慢性疾病知識。在此我們想特別邀請你觀賞每篇報導的影片,通過影片中醫師們深入淺出的說明,一定可以幫助你更快、更清楚的明白這些慢性疾病。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