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心臟周圍脂肪厚度、肝纖維化與HIV感染 2025 年 1 月 27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近期一項義大利研究指出,心臟周圍堆積較多脂肪 HIV 感染者的代謝健康狀況較差。另一方面,儘管這些感染者的肝功能指數顯示為正常,但透過 ARFI(聲脈衝成像超音波)檢測則會發現,該群體更容易出現肝纖維化的狀況。Read more
view換藥使用長效注射型莫帕滋/瑞卡必治療針劑前需要留意哪些數據? 2025 年 1 月 23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西班牙一項小型研究指出換用長效注射型 莫帕滋/瑞卡必 治療針劑後,HIV 感染者體內病毒量介於 20 到 999 間的病毒血症狀況可能與確診時的體內病毒量等病史有關。因此該研究作者建議臨床醫師在幫感染者轉換使用該處方前,應完整考慮該名感染者自感染以來的相關病史及檢測數據。Read more
view台灣 HIV 感染者有沒有好好接受心血管他汀類藥物治療? 2025 年 1 月 20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台大醫院研究指出,在1,629位接受十年內心血管事件風險評估的HIV感染者中,共有440位(佔 27.0%)的評估結果處於需用他汀類藥物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狀態。然而在這些研究對象當中,卻只有171位(38.8%) 有服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Read more
view為什麼穩定提供HIV感染者治療藥物是重要的? 2025 年 1 月 16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近年來,台灣愛滋防治成效多有進展。就新增HIV感染個案而言,台灣不僅連續六年呈現下降趨勢,2023年更是二十年來首次低於千例。然而,近來關於HIV治療藥物移出健保總額的討論,不僅可能使感染者難以穩定獲取治療藥物,亦可能為台灣愛滋防治成效帶來衝擊。Read more
view「感覺焦慮」會影響HIV病毒量測得到或測不到嗎? 2025 年 1 月 13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以美國馬里蘭州都會區 HIV 感染者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顯示,未經治療的焦慮與感染者無法成功抑制體內 HIV 病毒相關。研究團隊同時指出,為感染者提供焦慮症篩檢,可能可以幫助醫療團隊釐清感染者體內病毒量無法成功抑制所面臨的挑戰與原因。Read more
view「人」理所當然應在藥愛介入措施之前 2025 年 1 月 9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我們是人,不是數據、不是研究,也不是公衛策略的風險群體,我們是『人』,是有自己故事、自己需求的『人』…」 幾年前,當我在國際會議中聽到倡議團體說出這段話時深受震撼。當我們齊聚曼谷《2024 亞太藥愛國際研討會的時候,我又再度想起這關鍵的呼籲:「我們所面對的是『人』…」Read more
view有沒有簡單又準確的阿茲海默症檢測方式? 2025 年 1 月 6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相較於傳統高侵入性或費用高昂的阿茲海默症檢測方式,近期一項瑞典研究帶來了新的可能。該研究發現透過一種新型的血液檢測技術去檢測血液中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蛋白質,其預測準確度達到 88% 到 92% 之間。這樣的檢測準確性與傳統檢測方式相似,且比單純經醫師臨床評估的準確度來的高。Read more
view一年兩針,沒有 100% 但有 99.9% 的愛滋預防效果 2025 年 1 月 2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Gilead Sciences 在 2024 年 9 月公布了名為 PURPOSE 2 的第二項關鍵第三期期中試驗結果。該試驗主要是希望探討每年注射兩次的 Lenacapavir HIV 預防針劑運用在包含男男間性行為者(MSM)、跨性別女性等族群的預防效果及使用情形。研究結果顯示 99.9% 的研究對象在一年注射兩次 Lenacapavir 後能有效避免感染 HIV。Read more
view不可不知的2024愛滋新聞 2024 年 12 月 30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這即將告別 2024 迎向 2025 的時刻,愛知識 iKnowledge 彙整了 2024 年與愛滋及 HIV 相關的重點研究及報導,讓我們在這個迎新送舊的時刻,透過這些與時俱進的愛滋相關發展,重新檢視自己看待愛滋與 HIV 的視角,找到與愛滋共處的自在未來。Read more
viewHIV感染者會不會更容易罹患前列腺癌? 2024 年 12 月 26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近期刊登在《AIDS CARE》的美國研究顯示,整體來說,相較於非 HIV 感染者男性,男性 HIV 感染者罹患前列腺癌的機率較低。然而這個結論僅適用在黑人和拉丁裔的研究對象,並不適用於白人男性,因此仍待後續更多研究,更深入的探討 HIV 感染與罹患前列腺癌之間的臨床關連性。Read more
viewHIV感染者可以怎樣減緩慢性疼痛? 2024 年 12 月 23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結果顯示,一種名為「疼痛管理技巧」(Skills to Manage Pain)的新型疼痛自我管理行為介入措施,可能可以幫助 HIV 感染者減輕慢性疼痛造成的困擾及問題,並藉以提升感染者的生活品質。Read more
viewHIV感染者使用匹伐他汀預防心血管事件是安全的 2024 年 12 月 19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研究人員發現,HIV 感染者長期使用匹伐他汀(pitavastatin,這是種他汀類藥物用於降低血脂及膽固醇)來預防心血管事件(如心臟病、心絞痛、中風等)的發生是安全的,且不會對身體生理功能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Read more
view使用甲基安非他命對感染者的健康會造成什麼影響? 2024 年 12 月 16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美國大型研究結果顯示,當地 HIV 感染者中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情況非常普遍。除此之外,該研究也發現相較於沒有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的感染者,使用甲基安非他命感染者的 HIV 控制狀況較差,也較可能同時感染其他性傳染感染症(STI,俗稱「性病」)。Read more
view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衰弱症與 HIV 感染 2024 年 12 月 12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在美國進行的多中心愛滋世代研究在分析相關資料後有意外的發現。在沒有感染 HIV 的男同志研究對象中,衰弱症的發生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有正關連性,另一方面,雖然 HIV 感染者整體的衰弱症盛行率有上升的趨勢,但該族群衰弱症的發生卻與 NAFLD 沒有關係。Read more
view依照醫囑好好吃藥治療 HIV 有什麼好處? 2024 年 12 月 9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結合美國 HIV 感染者及 HIV 治療臨床醫師的橫斷面研究顯示,良好的 HIV 治療藥物服藥順從度與感染者良好的生活品質有高度關連性。此外,高服藥順從度感染者也較不會發生抗藥性、心理健康問題,也較不會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疼痛、全身疲乏及焦慮。Read more
view刺青、紋身、血液傳染疾病 2024 年 12 月 5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符合衛生及消毒規範的狀態下刺青及紋身是安全的,但如果刺青或紋身過程未經充分消毒或未符合相關消毒規範,就可能造成感染經血液傳染疾病(如C肝、B肝、梅毒及 HIV 等)的風險。那麼要怎樣避免因為刺青及紋身感染到這些疾病呢?以下是一些你在刺青及紋身前需要知道,也時常被討論的一些問題。Read more
viewHIV 感染者發生「長新冠」的比例偏高 2024 年 12 月 2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研究顯示,有近半數曾感染 COVID-19 的 HIV 感染者表示,自己在初次感染 COVID-19 後出現超過一個月的 COVID-19 感染後長期症狀(long-COVID,後續簡稱「長新冠」)。不僅如此,「長新冠」也大幅度的影響到 HIV 感染者的日常生活。Read more
view醫師我其實會介意 aka 讓醫師知道怎麼幫忙 2024 年 11 月 28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你有沒有過因為太過驚訝、生氣或因為權力不對等,在相當介意的情緒下反倒什麼都說不出口的經驗?!這樣的狀況從職場、學校到家庭、從同事、家人到情人,這種介意卻無法即時表達的經歷並不罕見。現年42歲已經感染HIV超過10年的M則是在與醫師互動的過程中有了這樣不算愉快的經驗。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