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罹患糖尿病與感染HIV有什麼不同? 2024 年 1 月 11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質性研究針對生活在法國同時罹患第 2 型糖尿病的非洲移民感染者進行分析。該研究指出,受訪者通常以類似的生活管理方式應對糖尿病及感染 HIV,且採用的生活管理方式通常是基於「情感需求」(如透過紓壓方式降低疾病帶來的壓力),而非「疾病需求」(如改變飲食習慣)。Read more
view病毒量在 200~1000之間的感染者,會不會將愛滋傳染給別人? 2023 年 12 月 11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確認感染 HIV 之後到開始接受 HIV 抗病毒藥物治療之前的這段時間越長,通常也代表著當該名感染者要開始進行 HIV 抗病毒藥物治療時,他的免疫系統會比較低落、且體內的病毒量也越高。一般而言,在免疫系統低落及高病毒量的狀況下,治療後無法成功抑制病毒的風險也隨之增加。Read more
view哪些社會因素可能造成 HIV 感染者無法穩定抑制體內病毒? 2023 年 12 月 4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篇發表在《AIDS》的研究提到,芝加哥HIV感染者的醫療數據顯示,感染者所處的整體處境將會造成愛滋病毒抑制成功與否的差異,並藉以強調綜合評估感染者背景在制訂公衛政策時的重要性。研究結果表明,相較於單一社會因素,愛滋防治計劃必須納入更加廣泛而全面的社會因素考量。Read more
view「日內瓦病人」為 HIV 治癒帶來新的可能性 2023 年 11 月 13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根據最近發表在 IAS 2023 愛滋大會的一項研究指出,「日內瓦病人」可能是最新一位透過幹細胞移植手術治療癌症,而讓愛滋痊癒的感染者。日內瓦在接受幹細胞移植後 20 個月,在沒有使用 HIV 藥物進行治療的前提下,體內病毒量依舊測不到。Read more
view在感染猴痘之後・台灣在地猴痘患者的真實故事 2023 年 10 月 9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發表於 IAS 2023 愛滋大會的質化研究發現,大部分被診斷出罹患猴痘的澳洲男同性戀和雙性戀都經歷了嚴重的猴痘症狀、長時間的隔離,以及醫療人員對猴痘的污名與歧視等的痛苦經驗。除了來澳洲的研究之外,愛知識也特別邀請台灣本地的猴痘病患雪糕跟大家分享台灣的作法及當中的酸甜苦辣。Read more
view用 PrEP 預防 HIV 該選原廠藥還是學名藥呢? 2023 年 10 月 2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在CROI 2023愛滋大會中發表的研究海報中指出自 2022 年 9 月起在美國已有超過 50% 的 PrEP 使用者,是使用含 TDF/FTC 成分( Truvada 舒發泰藥物成分)的學名藥做為 PrEP 藥物預防 HIV。然而,想用 PrEP 時該選原廠藥還是學名藥呢?Read more
view延後開始 HIV 藥物治療可能提高無法成功抑制愛滋病毒的風險 2023 年 9 月 11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確認感染 HIV 之後到開始接受 HIV 抗病毒藥物治療之前的這段時間越長,通常也代表著當該名感染者要開始進行 HIV 抗病毒藥物治療時,他的免疫系統會比較低落、且體內的病毒量也越高。一般而言,在免疫系統低落及高病毒量的狀況下,治療後無法成功抑制病毒的風險也隨之增加。Read more
view哪些事情可能會影響感染者的平均餘命? 2023 年 8 月 21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刊登在《Lancet HIV》的研究針對生活在高收入國家,且已經接受 HIV 藥物治療感染者們的平均餘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該研究指出,無論何時開始 HIV 藥物治療,只要接受抗愛滋病毒療法,並CD4數值較高,HIV 感染者的平均餘命只比沒有感染 HIV 的民眾少幾年。Read more
view真實世界數據揭示包含 dolutegravir成分藥物的治療效果 2023 年 8 月 14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AIDS》學術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從該研究蒐集超過六年的臨床數據可以發現,HIV感染者使用包含 dolutegravir 在內的兩種成分藥物進行治療,雖然仍有感染者無法達到體內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或產生抗藥性,但在絕大多數病患的身上都能發揮病毒抑制的效果。Read more
view改用長效注射型 cabotegravir/rilpivirine 治療會不會影響體重及代謝呢? 2023 年 7 月 3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多倫多 St. Michael’s 醫院的 Darrell Tan 博士在 CROI 2023 會議上提到他們的研究發現無論是持續使用 Biktarvy吉他韋,或從 Biktarvy吉他韋換成長效注射型 cabotegravir 和 rilpivirine 進行 HIV 治療的感染者,他們在體重及代謝的變化程度上都很相似。Read more
view聽說我們比一般人老更快?aka 如何與高熟齡共病相處 2023 年 6 月 29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 HIV 的治療越來越有效而簡便的今日,感染者的平均壽命跟非感染者趨近一致。這也代表著怎樣活得久且活得好,也逐漸成為大家需要思考的重要議題。本次愛知識訪問了台中榮民總醫院林詩萍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愛知識的讀者們對於高熟齡相關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那些上上下下的三高指數們 aka 如何與新陳代謝共病相處 2023 年 6 月 22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相對於HIV有效且便利的治療,三高等代謝疾病的控制及預防,就沒那麼簡單了。無論是不是感染者,隨著年紀漸長,這些代謝性疾病,也逐漸影響每一位的生活。本次愛知識訪問了成大醫院感染科李佳雯醫師,以及奇美醫院心臟內科廖家德醫師。由本次的訪談,幫助讀者們對代謝性疾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不是只有感覺累累的那麼簡單 aka 如何與肝部共病相處 2023 年 6 月 15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我還記得小時候有打過肝炎的疫苗。但老實說,現在為止,我還是搞不清楚打的到底是 ABCD 哪一種肝炎疫苗?就更不要說肝炎疫苗到底可以持續多久有效?多久後需要再補打?關於這些問題,愛知識訪問了台大醫院洪健清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肝炎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風險族群?風險行為?以doxyPEP預防性傳染病為例 2023 年 6 月 12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一項在 CROI 2023 會議中發表的研究指出,在診斷出性傳染病(STIs)後,給予男同志、雙性戀男性和跨性別女性等族群使用強力黴素(doxycycline)作為暴露後預防措施(doxyPEP),將可有效減少特定族群內的STIs傳播,並且最小化需要使用該抗生素的人數。Read more
view我一點都不想聊為什麼有點軟 aka 如何與泌尿道共病相處 2023 年 6 月 8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從男孩到男人,我們好像總是會把泌尿科的話題,拿來做為茶餘飯後的消遣。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這些話題就變成了某種不得不去面對,卻又很難說出口的問題。本次愛知識 iKnowledge訪問了部立桃園醫院鄭健禹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泌尿道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感染 HIV 讓我不美又癢癢了嗎?aka 如何與皮膚共病相處 2023 年 6 月 1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相對於其他除非透過血液檢查,可能比較不容易察覺的三高等慢性疾病,如果共病病癥出現在皮膚上面,就很有可能會直接的影響感染者的情緒,甚至是生活品質。本次愛知識 iKnowledge訪問了台大醫院林冠吟醫師,藉由本次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皮膚相關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感染者為什麼特別容易罹患這些疾病呢?aka 淺談感染者的共病 2023 年 5 月 25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在HIV治療越來越便利的今日,感染者除了必須面對如何將愛滋病毒抑制在血液中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也需要開始關注跟共病的議題,並找出與這些共病共生的方法。本次愛知識 iKnowledge訪問了台大醫院洪健清醫師,藉由訪談的文字及影像紀錄,幫助讀者們對於這些共病有更全面且更深入的認識。Read more
view使用強力黴素預防性病會讓淋病抗藥性增加嗎? 2023 年 5 月 15 日 8Likes ShareFacebookTwitterPinterest先前針對美國 DoxyPEP 研究參與者的淋病抗藥性研究顯示,參與者在使用 DoxyPEP 預防細菌性性病感染(STIs)後,對淋病產生抗藥性的比例只有微幅增加,且增加的比例與沒有使用 DoxyPEP 的族群相似。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