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病毒量、低病毒血症與無法成功抑制體內病毒
瑞士一項研究指出,HIV 感染者體內病毒量持續維持在 150 到 199 copies/mL的高濃度低病毒血症狀態,與日後接受 HIV 藥物治療時無法成功抑制體內病毒有所關連。因此,研究團隊在總結時呼籲應密切追蹤、檢測發生低病毒血症感染者的藥物治療情況。
低病毒血症(病毒量在20到199之間)對女性HIV感染者有什麼影響?
一項針對女性 HIV 感染者的研究顯示,在美國大多數的女性感染者體內病毒量長期處於低於體內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然而,病毒量曾檢出在 20 到 199 copies/mL之間的女性感染者,後續無法成功抑制體內病毒的風險較高,比較容易罹患兩種以上的其他疾病。
「感覺焦慮」會影響HIV病毒量測得到或測不到嗎?
一項以美國馬里蘭州都會區 HIV 感染者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顯示,未經治療的焦慮與感染者無法成功抑制體內 HIV 病毒相關。研究團隊同時指出,為感染者提供焦慮症篩檢,可能可以幫助醫療團隊釐清感染者體內病毒量無法成功抑制所面臨的挑戰與原因。
刺青、紋身、血液傳染疾病
在符合衛生及消毒規範的狀態下刺青及紋身是安全的,但如果刺青或紋身過程未經充分消毒或未符合相關消毒規範,就可能造成感染經血液傳染疾病(如C肝、B肝、梅毒及 HIV 等)的風險。那麼要怎樣避免因為刺青及紋身感染到這些疾病呢?以下是一些你在刺青及紋身前需要知道,也時常被討論的一些問題。
HIV 感染者發生「長新冠」的比例偏高
一項研究顯示,有近半數曾感染 COVID-19 的 HIV 感染者表示,自己在初次感染 COVID-19 後出現超過一個月的 COVID-19 感染後長期症狀(long-COVID,後續簡稱「長新冠」)。不僅如此,「長新冠」也大幅度的影響到 HIV 感染者的日常生活。
運動訓練將有助於熟齡感染者在運動時達到最大心率
美國研究顯示,50歲以上的 HIV 熟齡感染者比沒有感染 HIV 的同齡層人們更容易發生「心律變時不全」(chronotropic incompetence,也就是運動量增加但心率無法相對提高的狀況)。不過該研究也同時指出,透過運動訓練將可以幫助感染者發生心律變時不全的情況。
全球第七例 HIV 治癒案例「第二位柏林病患」
被稱為「第二位柏林病患」的德國男子在接受異體幹細胞移植後,在沒有使用 HIV 藥物進行治療的狀態下,呈現體內病毒量測不到的狀態。其特別之處在於幹細胞捐贈者僅有單一CCR5 WT/Δ32 異質同體突變,這可能大大增加幹細胞移植捐贈者的可適用範圍,並為 HIV 治癒開啟新的篇章。
食療及營養衛教對 HIV 感染者的健康有幫助嗎?
研究發現,由醫療單位客制化的食療方案搭配均衡飲食的衛教,可以改善 HIV 感染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降低住院次數,並提高 HIV 治療藥物的服藥順從度。然而,這些飲食介入措施不能取代 HIV 治療藥物,也無法使用這些飲食介入措施改善體內病毒的抑制狀態。
感染者要怎樣生育小孩?一起來看看美國指引的最新建議
美國更新了《妊娠期 HIV 治療藥物使用暨圍產期降低感染介入措施》指引。本次更新囊括產前篩檢、以PrEP降低感染風險、感染者的生育計畫、備孕/妊娠/圍產期的藥物治療建議、新生兒的降低感染風險措施,及母乳餵養等內容。